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国内广泛兴起,也就是5年内的事。
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的煤矿去工作,煤炭企业带着大队人马不惜一切代价到高校去抢人才,一些企业甚至开出了毕业即拿10万元年薪的优厚待遇,为的就是能够吸引到人才。三是希望尽快实行高层次人才支持矿山发展制度。
但像东北的一些比较老的煤炭企业,资源面临枯竭,效益不是很好,毕业生肯定不愿意去。该中心的核心任务正是攻克我国煤炭行业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难题,培养卓越的采矿工程师,使之具备毕业后担任矿业领域骨干煤矿总工程师或专业矿长的能力。煤炭企业需要大量的主体专业人才,这个缺口很大。这就暴露出我们国家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。由教育部选择一些具有教学、科研、学科实力以及长期为矿业服务的高等学校,进行重点支持和建设,通过5年到10年建设,建成5个到8个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。
薪酬待遇在吸引人才上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但短时间内,老煤矿和小煤矿不可能被彻底关闭,而人才的大量缺乏已经让这些煤炭企业形成了恶性的循环:企业效益不好导致薪酬待遇低,薪酬待遇低无法吸引到人才,吸引不到人才,企业发展又受到制约。因为煤炭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,每一座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都不相同,许多技术工艺是不能照搬的。以华电集团为例,截至2012年11月底,累计入厂标准煤单价同比下降的区域有17家,而同比上涨的区域有6家,上涨幅度较大的区域是青海、新疆、云南、贵州等,分别上涨了38~53元/吨不等。
电力企业终于走出了亏损的泥潭,实现了赢利。四是煤炭价格整体回调,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。中商情报网预测,由于2013年发电新增产能明显收缩,尤其是火电新投产机组明显减少,因此火电发电小时数将上升。二是煤炭进口大幅增长。
二、2013年电力市场、煤炭市场预测(一)电力市场预测2013年,随着国家政策效应逐渐显现,宏观经济运行将企稳回升、总体向好。以10月份为分界线,随着国内经济温和复苏,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开始回升,重工业生产运行提速,火电发电量增加较快,10、11、12月份,当月用电增速回升到6.1%、7.6%和8.9%,四季度用电增速显著上升,拉动了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企稳小幅回升。
虽然两重天的境遇没有变化,但喜忧的主体却发生了对调:煤炭行业结束了黄金十年的历史,价格较上年有所下挫。以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为例,订货会签订的合同数量是3860万吨,从公布的数据看,阳煤根据发热量不同,把电煤分为三个价格,即550元/吨、520元/吨、480元/吨,总体维持了2012年价格水平,比市场价低70元/吨。《证券导刊》预测,2013年用电需求仍然比较平稳,增速在6%~8%之间。预计2013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趋于增多,整体环境进一步转好。
煤炭供大于求的现象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,随着煤炭供应能力持续提高,今后产能过剩可能会成为常态。电改十年来,电力企业积极转方式、调结构,优化存量资产,降低财务成本,战略转型积蓄的发展能量和经营成果不断释放,加之受2011年底电价调增翘尾和2012年煤价大幅下降的双重利好影响,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自2008年以来的长期亏损局面得到有效遏制,经营状况明显改善,发电行业总体经营形势转折向好。3.火电投资下降,新增装机数量减少,电煤需求减弱。我们对2013年煤炭市场形势的判断是:煤炭总体供应相对宽松,需求会有所增加,呈低速增长,煤炭价格在经历冬季用煤高峰拉动小幅上涨后,4、5月份可能回调,全年整体将延续2012年的下跌态势,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,大概在5%~10%之间。
而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速分别达到11.5%和10.7%,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49%。3.利用小时数可能同比持平。
由于经济增长与用电量增长呈正相关关系,面对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的宏观形势,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,将处于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发展态势,全社会电力需求将保持适度平稳增长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,2012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8700万千瓦,同比减少3.2%,其中火电新增5100万千瓦同比减少13.4%,水电新增1900万千瓦同比增加55.1%,风电新增1537万千瓦同比减少3.9%,核电新增66万千瓦同比减少39.4%。
(二)煤炭市场预测当前煤炭市场,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冬季用煤高峰的拉动,煤炭需求有所好转,煤炭价格小幅回升。6.经营业绩或将继续改善。火电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.3%。火力发电用煤需求疲软,加上冶金、建材用煤需求也大幅放缓,煤炭市场一度出现供给过剩现象。根据电监会统计,2012年全国发电量4.96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5%,增速较上年下降6.51个百分点。绝大多数区域与全国总体形势保持一致,煤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,但也有少数区域煤价不降反升。
水电方面,随着运营风电收益率的下降,电企对风电投资的动力也在下降,预测2013年电源投资中有所增长的将是水电投资。主要呈现出四个特征:一是电量增速明显回落。
部分煤企效仿神华集团,也提出了较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下线下浮10~15元/吨的中长期合同方案。如前所述,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.5%,增速较上年回落6.5个百分点。
由于6.7%~7.2%的发电量增长与6.1%~7.0%的装机容量增长基本持平,预测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可能维持2012年的水平,约在4500~4700小时之间。2.利用小时数水火分化,整体下滑。
4.电价或将维持现有水平。虽然总体电价水平难有提高,但不排除某些区域的电价调整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,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5%,增速较上年回落6.5个百分点,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低于GDP增速。5.电煤价格并轨对合同煤价格影响不大。
然而,进入2013年,煤电两行业的命运又将如何,本期特对此进行专题分析。综上分析,我们认为,2013年电力市场将企稳向好,全国用电量或将稳中微升,发电新增产能继续收缩,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回升可期,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能继续提升,发电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,电力基建投资的减缓有利于深化结构调整、做好做优存量资产,电煤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有利于形成煤电一体长效协同发展格局,促进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。
(作者单位: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政法部)。2012年进入二季度,全社会用电增幅急速回落,火电机组利用小时加速下滑,一、二、三季度受经济结构调整、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,全社会用电增速分别为6.8%、4.3%和3.9%,呈逐季回落态势,相比2010年、2011年而言,用电量增速基本在低谷徘徊。
由于用电需求增长趋缓,全国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长时间高温高湿天气,同时水电出力快速增加,电煤供应状况明显好于上年,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,其中华北、华东、华中电力供需平衡,西北、东北电力供应有富余,仅南方电网上半年受干旱影响电力供需形势偏紧,最大电力缺口达到653万千瓦。3.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减少,火电新增容量明显下降。
综合合同煤价和市场煤价,2013年全年煤炭均价将较2012年下跌5.4%左右。对于电煤价格并轨对火电企业经营业绩的长远影响,有专家认为,虽然目前电煤价格并轨不会对电企造成较大压力,但由于煤炭的有限资源属性,煤炭价格长期来看是呈上升走势的,已经并轨的电煤价格将对占发电量80%的火电企业产生较大影响,特别是对重点合同煤较多的东北、山东等区域冲击较大。中信证券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,煤电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对电企而言略偏利好,鉴于煤价或将维持弱势以及资金成本回落等因素,2013年火电赢利仍有望实现30%以上的增长。发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也有所降低,以华电集团为例,2012年1~11月,华电集团入厂标准煤单价为767.05元/吨,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44.62元/吨,降幅为5.5%。
(二)煤炭市场:出现反转,买方市场特征明显2012年,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、国内经济增速放缓,以及煤炭自身产能释放和外煤不断涌入的影响,煤炭行业黄金十年遭遇了拐点。回顾2012年我国煤炭市场运行情况,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原煤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。
随着能源领域改革进程的加快,预计2013年会有更多向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举措和行动,在宏观调控监管、煤电联动、电煤产运需衔接、脱硫脱硝电价、新能源发电、智能电网等方面出台细化方案和配套机制,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平稳有序发展。三是电量增长先抑后扬。
4.煤炭进口仍将保持高位,抑制煤价反弹回升。目前全国电源项目在建规模约1.7亿千瓦,其中火电在建规模约5600万千瓦,2008~2012年全国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700万千瓦,结合中电联的统计分析,考虑退役及关停小火电,预测2013年将新增装机容量7000万~8000万千瓦,比2012年底的11.4亿千瓦增长6.1%~7.0%。